如何理解《信访工作条例》的推出及 创新特点?-北京房地产纠纷律师枉法裁判冤假错案抗诉申诉律师
2005年的《信访条例》和2022年的《信访工作条例》是在不同时期生效的关于信访工作的法律法规。《信访条例》是行政法规,适用范围仅限于各级政府,不能满足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而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的《信访工作条例》具有党内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双重属性,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开展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条例》在《信访条例》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信访工作的机制体制,构建了信访工作新的工作格局。
一、制定《信访工作条例》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国家信访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网上信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吸收融合200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信访条例》的内容,广泛征求吸纳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信访工作条例(送审稿)》并报请党中央审议。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了《信访工作条例》。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信访工作条例》分六章共五十条,围绕新时代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职责任务、处理程序、监督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一是明确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条例》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等作出规定;二是确立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明确党委、政府、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以及各方力量在信访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三是规定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明确各类信访事项提出、受理、办理的形式、渠道、程序和方式,体现了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处理信访事项不同的程序要求;四是健全信访工作监督机制,对责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信访工作条例》的创新发展
《信访工作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2005年版的《信访条例》的内容,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与2005年的《信访条例》相比,《信访工作条例》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变化。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规定地方党委领导本地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统筹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构建,支持和督促下级党组织做好信访工作。
二是适用范围扩大。《信访工作条例》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行政机关,还扩展到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所有开展信访工作的主体。同时,对各级党委如何领导信访工作,各级机关、单位如何开展信访工作、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如何提出信访事项均作出明确规定。
三是提出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五项原则,分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
四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信访制度改革成果进行系统整合,明确健全党领导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特别规定,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国信访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地方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设置和运行。
五是丰富了信访事项的提出方式。信访人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同时,对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作出具体要求,包括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提出的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等。
六是明确信访事项分类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根据信访事项性质的不同,区分建议意见类、检举控告类、申诉求决类事项,分别明确了受理办理程序,进一步优化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七是构建信访工作监督体系。《信访工作条例》着力落实信访工作督查责任、信访工作考核责任,要求信访部门履行"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追究责任"的职责。同时,对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