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八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如何处理好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的关系?
信访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依法行政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高度重视,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依法行政和做好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①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居于首位的即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方面和全过程,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前行。《条例》第七条规定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第八条规定了党中央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统一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从政治原则看
信访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信访工作作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治工作,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政治与法治关系时精辟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逻辑。信访部门作为党委政府
开展工作的专门机构,执行的是政治任务,履行的是政治
责任,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摆在首位。
(二)从法治实践看
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保证信访工作的效果,也是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的。现代社会中,公共行政系统与社会、公民具有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关系,行政权所能管辖的几乎涉及公民一生的所有事务。而且,作为一种公权力,行政权本身也具有扩张性、侵犯性、渗透性,如果没有法律规范的限制,就很有可能出现滥用权力,进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产生社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①信访工作的主体既涉及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又涉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还涉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也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这就需要党根据形势和任务,对信访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信访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把握依法行政与信访工作的关系,要自觉把讲政治和讲法律有机统一起来,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工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也是信访工作的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国法治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其中,最紧要的因素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人民当家作主,始终重视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实践来看,信访工作从一开始就融入党的初心使命,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主体价值和中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①新时代背景下,信访工作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信访工作全过程,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
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是信访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职责法定、权责一致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在信访工作领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就是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一)完善信访监督追责机制
《条例》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政府信访部门、政府督查部门在信访督查中的职责任务,规定了有关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可能引发问题责任、登记转送交办责任、受理问题责任、处理问题责任以及其他责任,为构建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各级党委和政要扛牢主体责任
坚持把信访工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严格履行信访工作主体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自觉依法行政,主动接受督查,形成以督查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的工作机制,确保信访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四、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
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就是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这是全面依法治国在信访工作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信访工作只有始终运行在法治轨道上、法制框架内,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法律具有强制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确定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指引、评价、预测等功能。如果违背法治的基本要求,漠视法律规则的适用,可能会产生"大闹大解、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新的矛盾。解决信访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也要做到同样问题同样对待,这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条例》规定,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出具的信访处理意见书,应当载明信访人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处理意见及其法律法规依据。对于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请求,予以支持;对于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请求,要作出解释说明;对于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请求,不予支持。
(二)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要依法保障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的权利,也要依法追究以信访为名滋事扰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作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
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就是注重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尽可能把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改进社会治理的方向和路径,更是解决信访问题、预防化解矛盾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一)抓住信访矛盾纠纷的主要成因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信访诉求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网上网下相互传导等新特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信访诉求的多样性、多发性、复杂性、关联性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治理带来更大的挑战。信访工作肩负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使命,因此,在工作中,要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
(二)加强源头预防,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在政策制定、决策出台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效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加强源头预防。同时,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疏导化解矛盾诱因,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出现,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江西省检察系统探索建立"案一访比"办案质效分析管理制度,把"案一访比"纳入市县级检察院考核,尽量在源头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截至2022年6月,江西省检察系统总体"案一访比"由2021年的2.14%,下降到2022年1-6月的
1.13%,刑事"案访比"下降幅度为56.2%。2022年1-6月,信访总量(含重复访)同比下降32%,重复访同比下降40%。市县两级检察院首次申诉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率
96%。"诉访分离后,要准确把握社会矛盾的新情况新动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及时从群众的信访诉求中发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建议,服务改革,稳定大局。